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地产大佬转型蜕变之路 转型决心和商户的切肤之痛

中国经济网  2015-07-29 15:55

[摘要] 船小好掉头,企业转型道理也如出一辙。地产界大佬万达选择“去地产化”跑步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但自身蜕变过程中难免引发各个末梢神经的颤抖。

船小好掉头,企业转型道理也如出一辙。地产界大佬万达选择“去地产化”跑步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但自身蜕变过程中难免引发各个末梢神经的颤抖。

这两天,万达40多家万达百货、80多家KTV门店被割掉的消息,让很多局外人忍不住爬上墙头窥视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的手术刀如何落下,是快刀乱麻抑或沾血带肉?

2010年并入万达集团大歌星原属王健林夫人林宁的林氏投资集团;左手到右手,再加上大歌星薄薄的账本,对王健林而言,基本不算负担。所以,万达对大歌星的判决,市面上并无太大异议。

而万达百货撤店,却关联着诸多小商铺的直接利益。据昨日记者报道,撤店潮给福建莆田、湖北荆州、河北廊坊等地万达百货的商户带来的是“贷款、装修款、人工费的损失”和“没有得到任何合理赔偿”,一干商户的态度基本全是“无法接受事实”。

“如果双方不能就提前解除租赁合同达成一致,应当通过司法裁决来解决,万达方面不得自行动用暴力或采取切断水电的不正当手段来实现驱离商户的目的。”荆州万达百货的商户还收到这样的“友情提示”。

企业转型,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商户要求合理解决,也是为了生存,本质上,这都是没有错。然而在这种利益的对立中,企业作为重量级更大的一方,是不是该承担更多责任?换句话,商户该不该为企业大刀阔斧的改革付出血淋淋的代价?这些问题都值得细细品味。

或许,一切问题都没有圆满的结局,但总会有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万达转型步履匆匆

对于万达转型,董事长王健林总是不遗余力的去催促、去解读。

今年初,万达正式宣布要转型为“轻资产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不动产企业,万达基于对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开始全面转型。”王健林在内部会议上的讲话,为万达的发展定了个调。

同样,万达集团给媒体放出的风是,按照王健林设计原计划,也是万达集团转型的个目标:“2020年集团服务业收入、净利润占比超过65%,房地产销售收入、净利润占比低于35%。”

不过,王健林则显得更为迫切。不久前,在万达内部半年会议上,王健林说“到2016年,万达服务业将会首次超过房地产。从严格意义上讲,明年万达就不再是房地产企业。”

王健林规划蓝图是:到2018年,万达服务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核心指标要占集团总体的三分之二以上,万达集团形成四个支产业,万达商业、文化集团、金融集团和电子商务。

如何瘦身,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资金链条长、盈利能力差的产业;万达百货和大歌星KTV率先倒在了这都巨轮掉头的前夜。

今日,媒体曝出消息称,40多家万达百货和80多家大歌星KTV将被砍掉,且内部消息称这是王健林要求“尽快完成的工作”。

大歌星十年后谢幕

砍掉大歌手KTV,对万达来说难度不大。

2005年,王健林夫人林宁成立了林氏投资集团。2006年,大歌星开始不断布点。截至,2008年,大歌星在拥有7家分店。

2010年,大歌星“认祖归宗”,投入万达集团怀中。2010年6月,北京大歌星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归属万达集团,注册资金1亿。

转化身份后,大歌星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唱响”。据不完全统计,大歌星在各大城市约有90家门店;原计划到去年年底,总数达到105家。

不过,在去年9月份大歌星闭店13家后,万达这一板块去向也成了市场的焦点。这次关闭80家KTV的消息,也算是万达方面做出的一个回应。

另外,据媒体报道,上海、武汉、济南、温州、泉州等地的大歌星KTV已于7月7日宣布暂停营业,其他城市的门店也正在进行结业相关工作。

为何大歌星“唱”不下去了呢?业内仍是猜测纷纷。有观点认为,大歌星不赚钱。“万达高标准,导致运营成本过高。发展速度过快,专业化程度不够,都是大歌星关门的原因。”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大歌星退休理所当然。“说白了,在万达的发展过程中,大歌星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不论如何,由于血缘关系存在,万达在处理大歌星过程中,都不会遇到太棘手的问题。

万达百货商户的眼泪

但是,这项王健林要求“尽快完成的工作”,还是遇到了些许“意外”。

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提到,相关商户成了万达百货撤店的“牺牲品”。

面对万达百货发来业态调整通知书,福建莆田万达百货的商户孙娜不知该如何接受。据她估算,调整会导致她损失25万元货款、10万元装修费、每月7000元人工费用中的绝大部分。

与孙娜的情况类似,莆田万达百货的40多家个体商户均在合同未到期时被要求撤柜。他们要求万达百货赔偿自己的装修费用、品牌加盟保证金、撤柜搬运费等费用,但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并没有关于万达百货违约的赔偿规定。

中国青年报报道中还提到:《万达百货联营合同》关于万达百货违约的条款也只有一款——“甲方如需要单方面修改、解除合同文本的,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乙方,双方协商解决”。

同样,湖北荆州万达百货商户林芳也没有拿到相应补偿。林芳表示,她为下两季的服装支付了6万元的订金。突然撤柜会遭受22万元的损失,然而万达百货仅仅同意给其免除7月份1000多元的物业费用。

因为对万达百货处理方式不满意,林芳和20多个商户已经在荆州万达广场门口等待了2天,希望万达百货能够给个说法。

针对万达百货拒绝赔偿的问题,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表示,万达单方解除租赁合同,须有合法依据。

而北京市合川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提醒荆州万达百货的商户:“如果双方不能就提前解除租赁合同达成一致,应当通过司法裁决来解决,万达方面不得自行动用暴力或采取切断水电的不正当手段来实现驱离商户的目的。”

相比合同的契约精神,荆州万达百货商户收到提醒显得“底气十足”;所谓的不正当手段,也着实有些令人不寒而栗。

换个角度,如果转型成功了,却失掉了用户的口碑和信誉,孰轻孰重?现在看来,二者似乎并不成为制衡天平的对等砝码。那么,以后呢?

相关阅读:

阿里挺进商业地产正面战场 将与万达全渠道对决

7月19日晚间,银泰商业发布公告,创始人沈国军已转让约3.98亿股银泰股份给第三方,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18.18%,交易完成后,沈国军持股比例由原本的30.2%减少至12.01%,不再是银泰商业的单一大股东。阿里巴巴持有银泰商业的32%股权,成为单一大股东。

此前,沈国军已让出董事长职位,由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接任。从新的人事任命,到完成大股东转换,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银泰只剩下名字没换了”。这同时意味着,在商业地产领域,阿里巴巴不再是一个场外合作者,而是正式以商业地产运营商的身份加入了正面战场。

与此同时,商业地产大佬万达正通过成立电商公司、收购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方式向线上进行渗透。“这两家原本属于不同领域的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二者将在全渠道零售领域展开正面对决。”

来自“异次元”的挑战

6月30日,张勇首次以银泰商业董事会主席兼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身份公开亮相,首度透露阿里巴巴注入的互联网基因和未来更多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相结合的互联网工具和资源,将加速新银泰完成以供应链、消费者关系、企业信息化等多个核心领域的彻底重塑。

张勇称,银泰会是阿里集团“舰队”中的一艘主力舰,担负线上线下零售百货转型升级平台的使命。

7月19日银泰商业发布的公告更意味着,阿里已经成为银泰真正的主人,在商业地产近身肉搏的红海当中,一艘来自“异次元”的巨舰正呼之欲出。

受此公告消息刺激,20日银泰股价大涨逾7%。实际上5月份张勇任命宣布时,银泰股价更是曾一度暴涨20%,但随后又回落下来。

“股价上涨只是受信息刺激而并不持续,这说明资本市场并没有看到银泰阿里的融合动作。”领易投资总经理邹毅表示。

银泰一位营销副总也告诉记者,银泰和阿里融合的动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我没有看到银泰什么大变化,内部也没有人事调整”。

而银泰商业近期发布的中报显示,虽然上半年租金收入增幅表现比较亮眼,增长了88.7%,但这个仅与新开店项目业绩并入财务报表有关。而能反映经营业绩提升的核心数据,是已经稳定经营的同店商品销售额和同店租金增长数据,而上半年银泰这两项数据仅达成了2.1%和7%的增长。“这样的业绩,让市场比较失望。”邹毅指出。

实际上阿里和银泰的合作早已开始,而且早在去年4月,阿里就已经入股银泰,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逐渐将“喵街”等O2O产品植入这个“试验田”中,但从业绩看,阿里的作用似乎还没有真正显现。

尽管如此,在股权转让完成之后,真正与“阿里帝国”资源整合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对接的“升级版银泰”,还是足以使商业地产圈的其他竞争对手不寒而栗。

“通过收购来实际控制一个商业地产企业,跟某些商业地产企业和电商公司的合作是完全不同的。”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主席柏文喜告诉记者,“电商公司与实体商业进行合作时,往往存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具有较大资产和经营规模的传统商业企业在区域化分割的市场中仍然具有远超电商企业的市场地位,这些企业出于本位利益的诉求,难以做到全方位配合与支持电商公司。但是,在阿里掌握对银泰的控制权之后,可以用纯粹的电商思维真正改造和调整实体企业的运营。”

星浩资本副总裁、星浩商用总经理贾耀勇也向记者指出,阿里的单一线上模式需要提升完善,若是拿别人的购物中心做试验并不理想,不如自己拥有一个平台,然后探索细化商业管理模式。“相对来说银泰是个拥有较多资源的通道,可以实践阿里所拥有的电商客户资源和线下交易平台的结合。”

正如很多互联网人所说,“互联网思维会颠覆传统行业中所有缺乏效率的环节”。在O2O成为重要商业趋势的当下,线上线下联动带来的便捷性消费体验已经迅速为消费者所接受,商业地产的传统模式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改造”。而在直接控股银泰之后,阿里巴巴很可能成为这种改造中强劲的“推土机”。

全渠道正面对决

在阿里一步步吃下银泰、获取线下平台的同时,万达则在动用一切资源力推电商平台的组建,其对线上支付平台快钱的收购更是引起舆论大哗。这两个原本在各自商业领域各安其位的行业大佬,正变得越来越“像”。

“阿里和万达的确越来越‘形似’。因为未来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现在双方都在弥补自己的短板,追求更完整的O2O闭环,所以看起来会越来越接近。”上述万达高管向记者表示,“当然,阿里不可能像万达一样进行重资产的实体开发,以资本形式快速进入是比较好的选择。”

而阿里和万达殊途同归的方向,则是未来不可逆转的全渠道零售趋势。“是全渠道的思想把阿里、万达联系在一起。未来大家的界限都会模糊,不存在谁是网络零售商、谁是线上零售商的分别,因为终零售商的表现形式是网络零售商+实体零售商=全渠道零售商。”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主任郭增利告诉记者,“不止万达、阿里,线上电商向线下延伸,线下实体商业向线上扩张,是未来的行业性趋势。在全渠道零售环节的竞争对决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在上述万达高管看来,在这种竞争中,阿里目前对万达还不构成威胁。“虽然阿里在线上的优势是的,但万达的线下体验同样不可或缺。即便阿里收购银泰,线下的门店数仍然和万达无法相提并论,对万达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而未来,两家公司的胜败则取决于全渠道扩张的整合能力。

“万达骨子里是商业地产基因,阿里是互联网基因,基因决定了这两家公司的内在是不可能相像的。”上述万达高管指出。

正是由于地产基因过于强大,万达线上平台的搭建并不顺利。虽然王健林投入的成本和资源都充分显示了其决心,但电商平台始终摆脱不了频繁换人的阴影。前万达电商CEO龚义涛就曾对记者表示,万达的企业文化与互联网思维格格不入。而就在今年6月,其继任者董策也结束了其在万达不到一年的职业生涯。

而对于去年高调牵手腾讯和百度的成效,王健林也于近日流露出不满,“别看他们两家是搞互联网的,给的意见不多,全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可见其与电商企业的合作也并不顺畅。

反观阿里,显然,其与银泰几年来大大小小的合作并没有给银泰的业绩带来太大的帮助,但是对阿里来说,银泰短期的业绩表现恐怕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

“如果没有银泰这块线下大的试验田和练兵场,我们不可能开发出喵街这样成熟的O2O产品。在喵街的开发前期,我们经历了很多试错,比如室内导航,当初我们是在银泰商场内部搭建了实验室,反复勘测、反复试验、反复重新开发和施工,一点点去验证每一个小的想法,后才终于开发完成。现在,室内导航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的核心能力。”阿里巴巴城市生活事业部总裁、喵街智能商业CEO郭大路告诉记者。

银泰线下实体店的规模虽然无法与万达相提并论,但阿里图谋的是在这里孕育出让所有线下实体不得不用的、具有病毒性自适应能力的O2O产品。而在阿里看来,这种O2O产品将会在未来的全渠道战争中成为其迅速攻城略地的法宝。

不论如何,几年前王健林和马云那个关于电商和实体商业哪家强的“世纪赌局”,如今看来已经完全过时。线上线下不再是竞争关系,而会相互融合,未来阿里和万达将在全渠道的战场上展开正面对决——而发令枪已经打响。

广西连续六天暴雨破55年记录 已致逾45万人受灾

商家在城市道路上随意设立指示牌 北海将开展专项整治

连日强降雨致北海市13万多人受灾 房屋倒塌189间

暴雨袭击 钦州防城港多处变成一片"汪洋"(组图)

防城港一楼盘停工一年半 500多业主"望房兴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北海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