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月3日、4日,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涠管会”)联合北海市相关部门,对涠洲岛井仔村、西角村两处建筑面积共1954平方米的违建房实施行政拆除。据统计,今年年初至今,涠洲岛共有1.5万余平方米违法建筑被依法拆除。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按照“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的目标,对违建房进行分类
《涠洲岛成了“违建岛”》后续
北海
海岛重拳拆违狠刹违建之风
今年以来,涠洲岛拆违面积逾1.5万平方米;政府将加大整治力度,分类处理违建房
执法人员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记者 彭庆摄
北海讯 (记者彭庆)11月3日、4日,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涠管会”)联合北海市相关部门,对涠洲岛井仔村、西角村两处建筑面积共1954平方米的违建房实施行政拆除。据统计,今年年初至今,涠洲岛共有1.5万余平方米违法建筑被依法拆除。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按照“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的目标,对违建房进行分类处理,疏堵结合。
随着上岛游客连年递增,近年来,在居住和旅游设施的大量需求下,涠洲岛上成群的违法建筑拔地而起。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以下简称“两违”)等乱象屡禁不止,超大、超高建筑随处可见,不少珍贵的珊瑚石老房子、滩涂和林地也相继被毁(4月14日曾作报道)。
据北海市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涠洲岛违建乱象曾引起自治区、北海市相关部门重视,北海市人大、政协还专门将涠洲岛“两违”情况作为专题调研课题和重点提案建议来办理。在此背景下,涠管会也加大打击力度,重拳整治违法建筑。
11月3日、4日,涠管会联合北海市规划、国土、公安、城管及海城区政府近500人,对涠洲岛井仔村、西角村两处违法建筑依法实施行政拆除。“这两处建筑均是在无任何土地权属、未办理任何报建手续的情况下,私自抢建的违建房,而且体量超大。”涠管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处违建房共占地面积77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954平方米。
据介绍,涠洲岛旅游区“两违”整治办、规划、国土部门先后对违建户下发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限期拆除通知书》,执法人员也多次要求违建户立即停止建设,限期自行拆除,但违建户依旧心存侥幸,继续偷建抢建。在多次教育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海城区政府分别向其下发了《强制拆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公告》、《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
3日上午,联合执法工作组进入井仔村的违建房依法进行强拆。次日上午,在位于西角村的违法建筑内,违建户请来工人将门框、窗框进行拆除后,将违建房移交给联合执法工作组处置。
“目前主要按照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的目标对违建房进行分类处理、疏堵结合。”涠管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农田、耕地、林地、滩涂上新增的违法建筑,属于目前的重点打击对象,“基本每周都会拆除两三户新增违建户”。
“另一方面,我们也将民房报建工作深入推进,对符合规划拆旧建新的,给予补办手续;对基本符合规划的,进行整改并作出处罚后可补办手续。”该负责人称,目前,涠洲岛已完成23个村落的村庄规划和全岛农村房屋调查统计工作,并在广西率先试行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制度。
据统计,今年年初至今,涠管会共组织开展拆违行动共40余次,拆除违法建筑50余宗,拆违面积逾1.5万平方米。“拆违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强化了村民的法治宣传教育,共向村民发放公开信、法律知识简本1万多份,悬挂宣传横幅200多条,出动广播车70余车次。”上述负责人说。
政府引导涠洲岛村民转变传统观念,打造生态村庄,共享旅游红利
拆违攻坚战:解铃还须系铃人
大量滋生的违建房,与涠洲岛近年来日益兴盛的旅游热密不可分。南国早报记者此前调查得知,为分享这块旅游“蛋糕”,海岛村民们或集资、或贷款,纷纷投入到建房潮中,甚至罔顾政府的强力整治。
违建让海岛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阵痛,乱象该如何彻底根治?11月4日,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涠管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涠管会已出台相关方案,试图转变村民传统观念,让村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从源头上打开拆违工作的突破口
1
转变传统观念
百余村民赴外地考察
据知情人透露,涠洲岛上的违建房面积多达近5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尽管政府多次强力整治,但少数村民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仍在持续偷建抢建。11月3日,记者在海岛走访时,发现部分村落仍在顶风建房。
“从根源上分析还是个人的观念问题。”涠管会一名分管乡村旅游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随着近年来涠洲岛游客大增,受市场需求刺激,村民们将地基和房子视为了主要的获利渠道,“总认为房子建得越大,利润也就越多”。
如何扭转村民传统观念,引导村民合理致富,成了涠管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据涠洲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在镇政府的带领下,涠洲岛3个村委共百余村民赴南宁、桂林等地考察学习,主要学习一些生态村庄的发展模式,从提高旅游的附加值上转变村民们的传统观念,让他们不要总守着一栋房子。
“外面的世界”次真正触动了这些土生土长的涠洲岛民。今年50出头的詹王福是涠洲镇荔枝山村委圩仔村人,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28日,他和村民们从南宁学习归来后,还等不及回到涠洲岛,就在北海市区连夜组织随行的数十名村民们开会,商讨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对于如何开展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房风貌改造以及景点包装,村民们积极建言献策。”詹王福说,事后,他将村民们的想法与涠洲镇负责人沟通,双方一拍即合。
2
打造示范乡村
用村规民约对抗违建
据涠管会负责人介绍,与村民们达成协议后,涠管会工作人员历时数月制作出《圩仔村生态建设示范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涠管会将利用该村现有的水库、庙宇、古井、珊瑚石民居及独特的原始村貌等资源,以“美丽涠洲,生态圩仔”作为主打品牌,通过对村庄环境整治、景观环境营造、基础设施配套、民房改造、农业观光园建设、特色产品包装销售等,把圩仔村打造成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型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据介绍,在民房改造方面,圩仔村将保留原有的珊瑚石民居,并利用庭院空间进行花草、水池等景观的包装。“考虑到村民的住宅需求和经营需要,也可将主房加盖一层,或是在院内建造侧房。”该负责人透露,目前,该村庄已基本完成雨污管网的铺设,各项村庄基础设施也正在推进中。
“村民们现在都干劲十足,希望能早日将示范村建成。”詹王福告诉记者,村民们还专门制定了村规民约,共同约定保护村庄生态环境,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违建。
3
政府资金扶持
让村民共享旅游红利
进行乡村改造,打造生态旅游需大量资金,经费从何而来?据涠管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除村民集资外,政府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
“自治区旅发委为此下拨了400万元经费,用作涠洲岛生态乡村建设,北海市相关部门也表达了资金扶持的意向。”上述工作人员透露,在目前涠洲岛拆违工作较为困难的局面下,涠管会还专门协调岛上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适当给圩仔村的村民提高放款额度,以加快其民房内部的改造,早日实现经营。
涠管会负责人表示,民房的客房等收入为村民个人所有,村庄内的景点收入则归集体所有,再由村民进行分成,“此举类似于发展集体经济,在政府引导下挖掘生态旅游的附加值,终让村民们共享旅游红利”。
“要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没有高楼大厦也能分享旅游发展成果。”该负责人称,目前初步计划以圩仔村为示范点,将这种生态旅游的模式逐步复制到岛上的其他村落,“一方面能打造特色旅游和亮点旅游,提高村民收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实现涠洲岛生态持续发展”。
大佬之声:二孩新政冲击楼市 公积金异地房贷"难叫座"
房屋承重过量 四川百年"王字楼"部分垮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