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防城港市红树林因爆发虫害,出现大面积枯萎。经专家鉴定,害虫为柚木驼蛾(又名柚木肖弄蝶夜蛾)。9月23日,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至9月23日全区受灾红树林面积已扩展至约4500亩。令人担忧的是,北海市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也出现了虫害,发生面积接近600亩。
家组正在现场勘察分析。 记者 钟小启摄
2
自治区专家组赶赴现场调查
据了解,此次红树林虫害来势凶猛。9月21日,有关部门统计的受害面积仅数百亩,至22日已达3000亩。而据不完全统计,至9月23日止,我区红树林虫害发生面积约为4500亩,其中防城港发生面积约为3900亩,北海市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虫害发生面积约600亩。目前受害树种仅限于白骨壤,被害特征表现为虫害直接把叶片吃光。其他类型的红树林基本未受危害。
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副教授龚斌非常关注红树林微生态,从2011年起,他多次走访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地红树林区及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他的印象中,各地红树林出现虫害较为常见。据龚斌观察,钦州的红树林中,桐花树、白骨壤等树种易受到虫害侵袭,秋茄树等树种则相对情况较好。“但像防城港柚木驼蛾虫害这么严重的情况,我还没有见过。”龚斌说。
9月23日,自治区海洋局组织的5名专家已赶往防城港进行实地勘察,并对虫灾成因、存在问题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5名专家分别来自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大学、自治区林科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站等单位。23日上午,专家组分别走访勘察了防城港市行政中心区、渔洲坪、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等处红树林受灾情况。
3
专家将根据调查结果
研究对策
经专家初步分析,导致此次虫害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几种:一是害虫经过不断繁殖积累,虫口密度大量增加,引起虫害爆发;其次,防城港市渔洲坪区域之所以受灾严重,是因为此处植物种类单一,虫害天敌种类较少;此外,红树林周边陆岸植被减少和气候异常,也可能是导致虫害的原因。在8月25日召开的中国红树林学术研讨会上,曾有专家指出,广西沿海红树林系统中,防城城及周边因开发建设项目过多,导致红树林生存环境变坏。
据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文爱介绍,蛾科是危害红树林的七种害虫中为严重的害虫。它喜欢啃食红树林的白骨壤树杆,它的幼虫则啃食嫩叶,轻则造成树叶残缺不全,重则将大部分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与观赏,甚至导致白骨壤大面积死亡。昆虫及鸟类等天敌减少是防城港红树林病虫害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昆虫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授粉昆虫等益虫,作为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捕食害虫,维持着生态平衡,对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有很大作用。
专家们对此次红树林虫害进行了深入调查后表示,将从病虫害、水质生态变化、生物技术等方面对此次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然后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对策。
此次防城港、北海红树林接连遭受虫害,而钦州暂未观察到严重灾情,可能与防治措施得力有关。为防治红树林虫害,钦州多处红树林区都安装了杀虫灯。此外,去年4月和6月,钦州市林业局与林科所先后在康熙岭、钦州港红树林区投放寄生蜂,仅6月在钦州港投放的寄生蜂数量就达400万头。寄生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但它寄生在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蛹和卵里,消灭被寄生的昆虫,从而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通过这些措施,此前钦州红树林害虫数量一直处于可控范围。”钦州市林业局森防站相关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