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岁末年初,往往是入室盗窃案高发期。2014年12月28日,柳州市区发生了多起入室盗窃案件,向市民敲响了安全防盗的警钟。这事除了岁末贼多、居民安全意识偏低之外,也牵出部分小区居民楼房的防盗性能存在先天缺陷,给盗贼有机可乘,让犯罪分子轻而易举地利用这些缺陷行窃。
防盗是综合工程
在业内人士看来,建筑物防盗其实是个“综合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柳州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经理陈先生就告诉记者,如今居民小区在设计之初就会特别对防盗有所考虑。“比如地下车库,在停车区域和电梯中间,肯定要设置一道门禁,只允许持卡居民进入。”陈先生说。
另外,如今很多高层楼房楼顶设计为斜面。除了考虑外观美丽之外,这样的楼顶也不允许人员上去,杜绝了盗贼从楼顶进入居民家中的可能性。
小偷通过攀爬水管的方式进入居民家里行窃的事件以往亦不少见。陈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居民小区的供水管多使用新型材料,而不是传统的铁管。这样除了能够节约资源外,采用新型材料的水管摩擦力更小,也更不容易攀爬。
此外,有些开发商还会在供水管外面使用红砖、水泥等再砌一个管道,一方面保护供水管免遭风吹日晒,另一方面也让盗贼无从爬起。
柳州市鱼峰区的一名社区民警也表示,要做好居民小区的防盗工作,必须多措并举,各方面联手做好防范。
这名民警告诉记者,以他们多年的侦破经验来看,小偷选择作案目标并不是随机的,而是经过深入观察后才会决定下手。
“比方说,家主的外出规律是怎么样的,小区的监控设施是否完善,保安的巡逻是否尽责,这些都是小偷作案前会提前观察的。”他表示,小偷一般在发现了充足的漏洞之后,才会下手盗窃。
因此,这名社区民警建议,要做好居民小区的防盗工作,必须把物防、人防、技防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联合居民自身、物业以及公安机关的力量,多措并举才能避免给盗贼可乘之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