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在2014年2月,广西在自治区本级、柳州市和北海市开始试点养老金领取资格“人脸识别”认证系统系统。离退休人员只要到社保部门用该系统拍好首张照片建模,以后每年都可以选择通过提供照片来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不用再异地奔波。
“刷脸”领养老金 三年内有望覆盖全区
●去年在自治区本级以及柳州、北海进行试点,今年扩大至南宁、桂林、玉林、防城港、梧州等市
●将由以往的集中时段集中地点认证,转变为随时随地认证
工作人员上门为一名退休人员拍照建模。
以往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通过纸质材料、每年集中等形式进行资格认证,存在诸多不便,今后在家上网“刷脸”即可领取养老金……在我区去年试点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开展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基础上,今年,南宁、桂林、玉林、防城港、梧州等市也将实施“人脸识别”技术,2017年(含)前,全区有望实现“人脸识别”身份认证平台全覆盖,届时,离退休人员可实现足不出户认证
1、寄送纸质材料认证不方便
自治区社保局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科科长高琦琳介绍说,自治区本级管理的1830家区直单位领取待遇的27万多离退休人员,分布在全区14个设区市,主要是依托单位进行管理,以前是通过纸质认证,寄送表格给本人,由其填写内容、贴照片,单位盖章后再寄回社保局。“20多万份材料寄回来,铺满好几张桌子,有的材料在邮寄过程中可能发生丢失,此外,有一部分人已经去世,但个别单位随便盖个章造假,致养老金被骗取”。此外,异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需回到参保地认证,舟车劳顿。集中认证还需长时间排队,这些繁琐的认证流程耗时费力。
湖南是早开始“人脸识别”资格认证的省份,2013年7月,自治区社保局派出考察小组前往湖南考察“人脸识别”的运行、实施,并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后,2014年率先在自治区本级、柳州市、北海市进行试点。在自治区本级中,自治区社保局在区直单位设置了836个采集点,并配备设备。
2、56万余人已建立人脸模板
首次建模一般需要本人到社保部门或单位采集点采集人脸信息,之后,参保人员每年进行“人脸识别”的认证不受地点限制,可以在家利用电脑、iPad等自带摄像头,联网进行身份认证。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员,自治区社保局还提供上门服务。
幸先生是华桂畜牧饲料厂的退休职工,住在南宁市长堽路,由于患有帕金森病,腿脚不便,他的儿子帮他预约了上门服务。1月6日,自治区社保局工作人员提着设备来到他家,“大叔,您坐好,眼睛看着摄像头”,只用几秒钟时间,就为幸先生拍好照片建模。幸先生说,以后让儿子在家帮他上网认证,方便多了。
上门服务有时也会被误解。有一次,社保工作人员刚进一名老干部的家门,这名老干部就没好气地说“你是不是来看我死了没有”。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政策,并教老干部的儿子如何上网认证,老干部终于消了气,积极地配合建模。
目前,自治区本级和柳州、北海二市已建立人脸模板及完成2014年度资格认证56.2万人,认证率达92%。为方便在外省或国外居住的离退休人员认证,下一步还计划开通远程网上建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