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门开锁这一便民服务行业,给出门忘带钥匙或钥匙丢失的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一些市民的担忧。今年1月1日,《广西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新规》实施,影响大的就是开锁业。
维修店“兼营”开锁
记者走访开锁行业市场发现,除了锁店,一些维修部、五金店等也提供上门开锁业务。
在跃进路一个家电维修部,招牌上标有“开锁”字样及电话。当记者询问上门开锁的价钱时,老板却称不清楚,需要问开锁“师傅”。他解释,因为自己认识会开锁的人,将对方电话长期挂在招牌上,这样既可方便附近要开锁的居民,自己同时能赚点“介绍费”。他承认请人开锁并未在公安部门备案,对于所请的“锁王”是否是备案锁店的“师傅”也“不清楚”。
“如果不先核实委托人身份,就冒然为别人提供开锁服务,确实存在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的可能。”一名姓陈的开锁师傅介绍,几年前,他们的一名老师傅接到一名男子上门开锁的电话后,应约来到一住户门外。然而,这名男子不但提供不了相关证件,而且言语闪烁,后还想开溜。老师傅当场将其控制并报警。
陈介绍,碰到可疑的委托人,他们一般都是报警处理。只要按照警方要求,不为出示不了相关证件的委托人提供服务,就不怕会被不法分子利用。
陈所在的开锁店位于红光小区二区。记者看到,该店的电脑上,按照警方要求安装有柳州市特种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可看到系统上登记有场所信息和交易信息。点击交易信息,马上显示“场所名称”、“时间”、“地点”、“开锁类型”、“申请人姓名”、“身份证”、“联系号码”、“证明材料”、“证明材料照片”等相关信息。
“我们的一些师傅,手机上也安装有这个系统,可以在现场将这些资料上传,供警方备查。”锁店老板介绍,手机上不安装该系统的师傅,则把相关材料拍下来,再通过电脑上传。这样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即便被人利用,事后也可通过警方追查。
不过,记者走访发现,有些备案的开锁店虽然安装有该系统,但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资料上传不及时、信息填写不完整等问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